心靈的力量

十幾年前,有一本書很暢銷,書名是「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這本書基於一個史丹佛大學做的實驗:給四歲小孩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可以忍受15分鐘不吃,等實驗人員回來後,會再多給他一顆。

結果,才一轉身,有些小孩馬上就把那一顆棉花糖吃掉,而有些則用盡方法「忍住」,撐15分鐘,最後就拿到2顆棉花糖。

十幾年後、三十年後,追蹤這批受試者,發現當初能夠「忍住」的小朋友,長大後都非常成功!

這個實驗講的是「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的重要性。一個人成不成功,和他聰不聰明、努不努力,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能不能「克制自己,努力向目標前進」有關。

我的「快樂守則」,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論語整本書在講「仁」,顏淵問什麼是「仁」,而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為仁」,所以整本論語講的就是「克己」。聖經說也說,「治服己心,強如取城」。原來講的都是同一件事!

凡是越能控制自己情緒、慾望,而去做該做的事,這個人就越容易成功,達到「凡事亨通」的境界。

反之,老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氣、憂愁、冷漠、舌頭、食慾、性慾、驕傲、自我中心,那麼,他的一輩子就跌跌撞撞,充滿荊棘。

書中一開始就在講一個真人真事:司機和雇主年紀相仿,也一樣聰明,但前者即時行樂,一事無成,後者卻在四十歲就當上大老闆。而這位大老闆,就是當初參與棉花糖實驗的四歲小孩之一。

有人說,三歲看大。身為父母者,必須要從教育小孩,讓他們培養「延遲享樂」的習慣。

人需要克制的,不是只有花錢的習慣,還有對時間的運用、對自己情緒的掌控、對他人的態度、、、等等。

舉凡人世間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和自己拔河出來的結果,套句心理學的話,就是「超我」和「本我」妥協之下所產生的「自我」,或說是「道德理想」和「潛意識」拉鋸下的產物。

聖經說,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意思是一生的榮辱興衰,幸福美滿,取決於心靈的力量。

心靈力量的強大或軟弱,肉眼看不到,但卻在人的一言一行中,表露無遺。

「自我效能化」高的人,會克制自己,不斷轉化挫折為動力,努力向上爬。

反觀抱怨、指責、攻擊、防禦心、及時行樂、自怨自艾、自覺可憐、漫無目的,都是成功的絆腳石,這些現象都是軟弱心靈所呈現出來的病候。

聖經說:愚昧人顯露心意,通達人忍辱藏羞。

人生的過程,雖然很難,但就是要從「及時行樂、逞口舌之快」的愚昧人,竭力往「延遲享樂、克服己心」的智慧人邁進。

如此而已。

轉載自:【陳俊旭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