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仔的故事

有一個女孩從小喜歡吃蚵仔。結婚後有一次回娘家,爸爸買了二十斤的蚵仔回家,塞滿了冰箱。女兒就跟爸爸說,「哇!海邊的蚵仔都來我們家了!但好像多了一點,吃不完會不新鮮。」
如果遇到這個情況,妹妹的反應會對爸爸義正嚴辭地說,「爸爸我跟你講過幾次了!你買太多蚵仔了,浪費錢又不新鮮!」
從小爸爸就很疼姐姐,卻很不喜歡妹妹。
從上面的案例中,你發現了二者的差別嗎?姐姐講得很幽默,雖然同樣表達了「蚵仔買太多了」的意思,但爸爸聽了很舒服,也接收了。
但妹妹卻老是用指責的口吻對爸爸講話,雖然她講的是實話,但沒有一個人喜歡被指責或糾正,尤其是下對上怎能指責呢?只能尊敬。
從小爸爸比較疼姐姐,就是因為她很尊敬爸爸,言語行為總讓爸爸感覺很舒服。但妹妹老是限制爸爸不能吃這個,不能做那個,雖然都是為了爸爸好,但爸爸就是不高興。
姐姐認為是四個小孩中最不孝順的,因為結婚後很少回娘家,而且剛開始先生創業收入比較少,所以即使拿錢回家,爸媽也不收。
反觀妹妹一直單身,沒家累,所以常回家,而且由於在高科技業收入很高,拿錢回家爸媽也會收下。
從現實面,就如同姐姐所說的,姐姐看起來比較不孝順。但從精神面,姐姐是最孝順的,因為她會讓爸爸高興。
對父母而言,他們要的是子女乖巧聽話,姐姐的態度和言行,尊敬爸媽,即使想要「糾正」父母親,也讓他們感覺很好。
反觀妹妹一切根據事實講話,她也自認為盡到子女應盡的義務,拿錢回家孝敬父母,但對於經濟寬裕的父母而言,那一點錢根本算不了什麼,父母在乎的,是那個「感覺」。
以上故事是我親戚的真實情況。我想,類似的故事也常發生在你我周遭。
孝不孝順,不是子女有沒有做什麼,而是父母心裡感受到什麼。(對於缺錢的父母,可能收到錢會很有感覺)
同樣的道理,你對另一半、子女、朋友、同事、老闆、鄰居,好不好,不是你自認為怎樣,而是對方感受到怎樣。
人是一種不理性的動物,很多人判斷別人對我們的好壞,常常不是根據冷冰冰的客觀事實,而是根據言語與行為所產生的內心溫度而決定。
我們常常對一個人好,出發點很好,也對他付出很多,對方卻不領情,甚至適得其反,就是忽略了這個重要關鍵。
要怎麼辦呢?請待下回分曉。
轉載自:【陳俊旭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