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巡迴演講_心得

馬來西亞華人共有600萬,對健康知識的需求與渴望,遠超過我行前的想像。從聽眾的問題當中,我發現有許多值得澄清的迷思,對安全食品的辨識,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這次四場演講,場場爆滿,而且預先運到的書,搶購一空,很多人想買卻買不到。很多聽眾希望我能再去演講,甚至要我去辦健康體驗營,看這樣子,大概不久的將來,就會再去馬來西亞了,而且第二次去,準備會更加完善。

四場演講一覽表。

星洲日報和光明日報有一系列的專稿與專訪。

吉隆坡是現代化大都市,但是檳城和怡保卻有小城的風光。怡保的樹木相當茂密,到處綠意盎然。馬來西亞的面積是台灣的十倍大,但人口卻只有兩千多萬,人口不是很密集,居住環境比較寬敞。由於受到英國殖民數十年的影響,街道、房舍、交通號誌,都保有英國制度的痕跡。

在檳城和怡保,傳統的英式建築都有一大片草地。很多有錢人住宅,前院也都是整齊的草坪。華人和馬來人的傳統文化,不會這麼重視居家草坪的,只有英式住宅喜歡維持一大片平整的草地。

雖然馬來西亞的住房不像新加坡一樣,定期會粉刷油漆,但是購物中心內外還是保持得很新穎。

比較新的商店。

這是一間中學。是獨立中學或國民中學,我並不清楚,但是馬來西亞華人,數十年來,所面對的教育問題,卻是其他國家的人無法想像的。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早期部分人士認為,要達到平等與團結,必須統一語言,由於執政者為馬來人,所以馬來語自然成為最終的官方語言。早期提倡多元文化並重的人士,會被視為破壞團結的異議人士。深負民族意識的華人,當然不願意被馬來文化同化。

因此,馬來西亞的政策,向來是壓抑華人和華文教育,雖然在主要城市,華人佔馬來西亞人口的大多數,但教育系統、大學入學、政府工作,處處卻都顯出對華人不太公平。有民族概念的華人,為了使下一代不忘本,送小孩進獨立中學,接受中文教育,學費高出很多,畢了業學歷不受政府承認,所以不能進國內的大學,只得花錢送小孩出國到台灣、新加坡、美國、英國、澳洲、、、念大學。獨立中學之所以要獨立作業,不受政府資助,就是因為馬來西亞政府會用政策將體制內的華文中學,逐漸改為英文中學,然後再改為馬來文中學,以達到以馬來文為國內官方語言的目的。

換句話說,華人聰明、勤奮、上進,有民族感,但是,馬來西亞政府認為,土著才是國家的主人,政策處處保護馬來人。華人只好自立更生,優秀的學生不能進國內大學,只好出國唸書。成績差的馬來人中學生可以進大學,但是,成績優異的華人中學生卻不能進大學。這個現象,是在台灣、美國、大陸的華人所無法想像的。反觀新加坡對優秀的馬來西亞華人學生來新加坡唸大學,會獎勵他們留下,新加坡的薪水是馬來西亞的兩倍。

在這樣的保護政策之下,馬來西亞人才不斷外流,優秀的華人不能替政府貢獻所長。要不然,以馬來西亞的資源,若是領導有方,其實可以成為一個富有的強國。這是一個基本政策偏差所導致的結果。

我個人向來不贊成保護主義,我認為,地球村的每一份子,都要有國際觀,要以國際舞台為發展平台。保護不求上進的個人或團體,是在扼殺自己的前途。適度、循序性地開放自由競爭,才是進步的動力。

台灣最近幾個月,一直在探討開放陸生來台,甚至開放大陸專業人士來台工作的問題。我個人雖然不想見到,但大陸人來台灣工作,卻是遲早的事情。我在美國結識一些大陸人,GRE和托福動輒滿分,有些人是整本英文字典背下來的。這些優秀的大陸人如果移民到台灣,勢必會對台灣本土的學子造成很大的衝擊,台灣的大學教育品質這幾年一直持續下降,再遇到大陸菁英,競爭力就顯得薄弱,我想這是台灣學子必須要認清的事實,因為,政府不可能一直保護下去,大陸人就快來了。或許,大陸菁英來台,可以激發台灣學子的鬥志。

歐巴馬總統承諾要挹注數千億美金救經濟,這也是保護主義。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拿國民的血汗錢,去保護財團和肥羊>。我個人認為,歐巴馬的責任非常重大,超乎你我的想像,關係全球經濟的發展,如果智囊團的策略正確、執行力夠強,或許可以讓經濟大蕭條懸崖勒馬,但一不小心,就會戳破連環大泡沫,造成全球景氣長期大蕭條。

這幾天在馬來西亞,看到的空氣都是灰灰的,可是聞起來並沒有汽車或工廠廢氣,計程車司機(馬來人)和華人朋友都說是印尼燒森林造成的。印尼人習慣點一把火把森林燒掉,燒成灰之後,就可以種植或開發了,這樣就省下了挖土機的費用。聽起來真是不可思議,但這是一種對待大地極為古老、原始、殘暴的方式,所因此造成的空氣汙染、溫室效應、地球暖化、臭氧層破洞,更是罪大惡極! 馬來西亞每年就會身受其害,空氣霧茫茫的,都是從印尼飄來的煙霧。馬來西亞也拿印尼沒辦法,任其破壞環境。其他國家好像也都沒有出面制止。這令我想到,所居住的大樓住戶在點蚊香和抽菸,我怎樣講都沒用,管理員也管不動,因為住戶在他家裡抽菸,是他的自由,煙霧飄到我家裡,誰也沒辦法!

計程車司機說,以往馬來西亞的雨季是年底的12-2月。但是最近幾年已經沒有雨季了,隨時可能下一點雨、也可能一直都不下雨,因為大球暖化和氣候變遷。

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看到很多當地人在享用馬來餐。

不知道馬來餐吃起來味道如何?

其實,世界的種族與文化真是形形色色。連唸小二的大女兒,都很想跟我出國看看,馬來西亞的人吃什麼? 房子長什麼樣子? 她說她想了解馬來西亞的<文化>,這句話出自小二的口中,真是令我驚訝! 我很好奇她真的知道<文化>的定義嗎? 但這種好奇心,是一種動力,是進步、創新的根源。

越了解多種文化,才越會尊重別人,也才不會故步自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