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差+安頓

回到台灣的隔天,馬上就接到<57健康同學會>的電視通告,而辦公桌則堆了一年的文件要處理,每個同事遇到我,都有話要跟我講,我也有很多想法和做法要宣布,千頭萬緒,我只好跟大家說<一切暫緩>,等我先調好時差,按照所有事情的優先順序來處理,首先最迫切的,就是要先找到住處、找到小孩要念書的學校。

雖然時差還沒調好,天氣濕熱,而且前天下午脖子和左手被毛毛蟲沾到,有很嚴重的皮膚疹子,但昨天已經開始接受<經典>雜誌採訪,今天也到TVBS錄製<健康兩點零>。

帶著一家人,從美國加州飛到夏威夷,到韓國,再回到台灣,有不小的文化落差。看到夏威夷的自然風光,想想這片土地當初如果是由台灣政府或中國政府接手,而不是讓給美國接管,現在會如何? 海水還會如此清澈見底嗎?  曾經和台灣一樣是亞洲四小龍的兄弟之邦(韓國),如今被列入已開發國家,而台灣還是開發中國家,實地參訪之後,不難察覺其中緣由,台灣為什麼進步如此緩慢? 到底還要<開發>多久,才能列入已開發國家? 一個機場,是一個國家的門面,看到韓國機場的細膩,再飛到台灣桃園機場,聞到第一航廈正在裝修所溢散出來的濃濃甲醛味,許多細節令人不免憂心。我在2007年的部落格文章上已領悟到,台灣要進步,必須注重細膩度,但這種龜毛的心態,在這社會上,常常不受上位重視、甚至被同儕排擠,所以進步緩慢。另外一個嚴重阻礙台灣進步的因素就是社會上的共同利益不被重視,反之,大多數人各顯神通,為自己的利益每日汲汲營營。

這種文化上的衝擊和省思,只有在初到一個國家最為強烈,等到待一陣子之後,就又會慢慢麻痺。

過去這三年,我大部分時間待在美國,接下來三年,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在台灣(還有大陸和星馬一帶),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回來,我的回答是<我在亞洲有多事要做>,到底要做些什麼,等時機成熟,希望一件一件就會成型。

今天到TVBS攝影棚,主持人陳月卿和來賓說,他們等了我一年,終於回來了。這三年來,有不少台灣的電視節目和報章媒體用我<吃錯了當然會生病><吃對了永遠都健康><發炎並不是件壞事>等書的內容,不斷闡述與發揮,我覺得這是好事。昨天我對經典雜誌的記者、今天我在健康兩點零的節目上,都不約而同提到,台灣的食品加工業,是A  Can of Worms,你如果不打開,它是一個看起來完美的罐子。但打開以後,是一堆蟲子在蠕動,意思是裡面的問題很多。從我<吃錯了>那一本書,我帶頭點出了氫化油和氧化油的問題,六年後的今天,許多學者和專家,還在談這問題,而且已經進入主流學界。至於產業界,阻力還是頗大,就有待各位專家人士和消費民眾集體的力量。

前幾周,我心裡很想下決定來寫<吃錯了當然會生病>的下冊,而且內容完全不重複,是全新而且前衛的議題。不過,讀者準備好了嗎? 上冊的內容已經在社會上完全發酵了嗎? 還沒有,還正在緩慢發酵當中,所以,如今再爆料新的題材,是不是太快了? 反而,我從各個方面聽到的訊息,是有很多人希望我把好油壞油作專書論述,其實這一本書我在<吃錯了>一書發行一年內就想寫了,但那時的出版社和讀者都認為時機太早。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