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士按: 最近新聞報導,衛生署出面澄清魚油溶解保麗龍,屬於正常現象。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政府單位應該是要解決問題的,但怎感覺好像常常在製造問題。魚油如果應該溶解保麗龍,那各位網友下次煮魚湯時,舀一點放在保麗龍上看會不會溶。衛生署既然要澄清社會大眾的迷思,那就應該請專家好好寫一篇新聞稿,不要隨便講講。我最近已經夠忙的,為了避免自己捲入廠商與衛生署的紛爭漩渦當中,我也不多說什麼,直接引用快樂小藥師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http://mulicia.pixnet.net/blog/post/22310486
可以溶解保麗龍的魚油才是好魚油?Jan 12 Mon 2009 10:02
這算是個老梗了,原本以為已經沒有人會被這樣的說法所詐騙,沒想到這樣的胡言亂語竟然又重出江湖
首先,先來瞭解發生何事:
有天有位直銷商跟我說:你把魚油加到熱水中,然後放進保麗龍杯裡面,可以看見魚油把保麗龍溶解了,所以這種魚油就是有效的魚油。
我問他這是從那邊聽到的說法,他回答我是他們公司的營養師,而且還說:營養師告訴他保麗龍的結構與膽固醇相似,所以魚油可以溶解保麗龍代表也可以溶解身體裡面的膽固醇,而且還是要純度超過50%的魚油才有這樣的功效,因此魚油是血管中的清道夫。
確實,如果把某些魚油加到熱水中在放進保麗龍杯裡面,是可以將杯子溶解的。
但這件事情只能證明上面這些說法都是一派胡言!
而且,因為我也沒有去查證那些陳述是不是真的是營養師所言,否則,我要為全世界的營養師感到悲哀,原來這位害群之馬營養師不但不懂化學結構,而且還會胡言亂語,敗壞社會,誤導民眾!丟所有營養師的臉。
所以,我們要一項一項的來解釋:
1. 免洗塑膠杯及保麗龍板都不能模擬血管內過多的脂質堆積物,尤其是保麗龍,保麗龍的成分為polystyrene,簡單說就是聚苯乙烯,也就是你在盒子或是標籤上面可看到的6號回收塑膠。最常見的製品除了保麗龍以外,還有星巴克的外帶咖啡蓋子。
保麗龍的結構就是下面這張圖:
簡單的說,就是由很多的聚苯乙烯單體所聚合而成的一個有機聚合物。 接著,我們看看膽固醇的結構
結果已經很明白了,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是相似的,反倒是魚油裡面的成分DHA和EPA比較像一點(但其實根本一點也不像): DHA(Docosahexaenoic Acid):EPA(Eicosapentaenoic acid):
2.含有Omega 脂肪酸的魚油,主要成分為 EPA和DHA,其大多以3:2的比例存在於魚油中,其功用大家都知道是可以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等之功效,簡單說,其機轉是加速脂類代謝或阻斷吸收,而非宣稱的是溶解油脂! 而EPA在身體內也會自然轉變成DHA,因此買魚油時,不需要特別去買標榜著經過特別純化過的魚油。 EPA和DHA是為不飽和脂肪酸,本身即是不穩定之分子,需將其鍵結在一穩定的分子上,才能製成膠囊而保存下來,而此一穩定分子所鍵結之EPA和DHA經過腸消化,而分解才能讓人體吸收,所以本身吸收率並不高,消費者不需要花大把鈔票購買廠商所宣稱高含量之產品。也因為這樣,所以常見有T.G form 及酯化形式(E.E form 的魚油。
3.以往魚油會溶解保麗龍之現象,可能是有機溶劑所造成,亦即主要生產製造過程中,所萃取純化之方法不同而異!大家想想,若你買隻魚,把魚油煮出來,放在保麗龍的碗上,你有看過保麗龍會溶解的嗎?所以不肖商人一定會說那是因為純度含量不夠,沒錯,這就是重點了!含量純度高如何達成,是經過化學處理過程來達到萃取純化的目的,這也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一般業者在萃取魚油過程中,會使用有機溶劑,因此,若買到會穿透保麗龍的魚油,反而應該擔心,因為這現象可能代表魚油中的有機溶劑未被分解,也就是說,這些產品都是生產過程未完全純化的不良品,服用進肚內的其實就是會傷害人體的有毒物質,長久食用會有致癌之虞。
4. 天然的魚油大多數為T.G form ,就是一般脂肪酸的結合型態,也就是一個甘油上面接上三個不飽和脂肪酸分子。這樣的結構本身不會穿透保麗龍。合成的魚油則比較多比例為為酯化形式(E.E form ),酯化物本身因為與保麗龍性質相似,所以具有溶解保麗龍的作用,與魚油清除體內脂肪的能力無直接關係。
5.儘管有少部分的魚油在濃縮或是氫化的過程中,會由TG form轉變成EE form,但量並不大,所以要溶解保麗龍並不容易。但是有一些廠商會說我的魚油並不含化學物質,而且經過合格研究室檢驗證明確實沒有化學物質,但是也是可以溶解保麗龍。其實這就是表示這個魚油有很大的比例都是EE form的組成。
6.EE form如果沒有含有化學溶劑,是好的魚油嗎?這樣說吧,我們要知道EE form和TG form除了結構上,還有另外一種不同,就是吸收率。剛剛提過不論TG或EE Form,鍵結的目的都是為了要安定Omega-3 EPA+DHA,讓它可以存在膠囊中而不變質。然而,因為鍵結後的分子太大,小腸無法直接吸收,因此,當魚油到達小腸時,必須要仰賴胰臟分泌脂肪分解酵素,把Omega-3跟TG或EE經消化作用而分離,此時,Omega-3會化為小分子的自由脂肪酸(Free Fatty Acid),就能經由小腸吸收進入血液當中。而這個「消化分離」的過程,則因人而異,老人或消化系統差的人,轉換率低,轉換率低吸收率自然就低,因此才會有人覺得吃了有效,有人卻覺得沒差。根據研究Omega-3的吸收率:TG form的DHA約為57%,而EPA為68%;但是EE form的DHA為21%,EPA20%。明顯少了許多,這也是為何有些魚油會標榜她是高劑量魚油,因為這類型的魚油多半為EE form,吸收率差,自然要量多一點。不過目前也有新的技術出現,所以就算是EE form的魚油,也會有比較好的吸收綠,端看廠商願不願意成本而已,另外一種就是直接將DHA和EPA存放在膠囊中,維持她小分子的狀態,而讓吸收率超過90%,不過這樣狀態的魚油,也不會去溶解保麗龍。
後來我又聽到另外一種說法:魚油裡面因為添加檸檬酸來減少腥味,所以是檸檬酸溶解保麗龍的。
真能掰!
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保麗龍的理化性質:
1. 保麗龍本身是一種塑膠,大家都知道,塑膠的普遍特性就是抗酸、抗鹼與絕緣。但是他有一個天敵,就是熱!不過儘管如此,塑膠對於酸鹼還是有一定的容忍程度,所以當酸性的濃度很大時,簡單說就是pH很小的時候,還是會遭到破壞,但是都比不上溫度來的快速。
2. 根據衛生署食品衛生標準中規定,保麗龍材質的食品容器,必須在60℃、4%的醋酸溶液當中靜置30分鐘,溶出的重金屬、揮發性物質、蒸發殘渣必須在安全限量內才算合格。
3. 根據Merck index裡面的資料顯示:醋酸(Acetic Acid Glacial)的pKa=4.74,算是中度強酸,水溶液的pH值在濃度1.0M = 2.4; 0.1M = 2.9; 0.01M = 3.4,已經算是接近胃酸了。這樣的酸度,叫你吃也嚥不下去。更別提那個酸度比醋酸小的檸檬酸(Citric Acid):pKa: pK1=3.128; pK2=4.761; pK3=6.396
附上結構給大家看看:
這樣的弱酸性物質,在常溫下要腐蝕保麗龍並不是很容易,所以唯一的方式,就是增加溫度。
4. 但是正常人體體溫不會超過38℃,要快速腐蝕保麗龍必須要增加醋酸的水溶液溫度到70℃以上,不然你也看不到一下子就溶解保麗龍,如果換成檸檬酸,理論上則要提高溫度到90℃,但這時候讓保麗龍溶解的元兇,卻是高溫,而不是酸性物質。也就是說,想要利用添加檸檬酸所以使魚油可以溶解保麗龍的說法根本是鬼扯。
5.不過如果有人自己做實驗,可能會發現雖然檸檬不能溶解保麗龍,但是如果你連檸檬皮一起下去榨汁時,那個檸檬汁是可以溶解保麗龍的,主要的原因是,檸檬酸和檸檬榨汁是不一樣的東西,因為檸檬本身就不是單純只有檸檬酸一種化合物,所以在檸檬皮急檸檬本身,就會存在有其他的化合物,所以當這些化合物中,只要有低極性的物質存在,就可以將保麗龍溶解了。
6.看完上面推理之後,我簡單用鹽酸做了實驗,pH約1~2,對保麗龍來說根本不會有溶解的結果,所以再次告訴大家,光是強酸,是不足以溶解保麗龍的。
實驗在這邊:魚油、強酸與保麗龍實驗
不過如果你切開的魚油膠囊不會溶解保麗龍,也不一定表示他就是好的魚油,因為如果膠囊裡面裝的是沙拉油或是其他不明物質,只要不含有可以溶解保麗龍的有機溶劑,都是不會破壞保麗龍的。
因此,利用保麗龍會不會溶解的實驗來證明魚油的純度或是真實與否,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事情。
另外衛生署有發佈一篇聲明:(發布日期 2010-02-03 )
一、市售某些魚油軟膠囊產品,其魚油滴在保麗龍上,發現有使保麗龍溶解現象,經查係因魚油中所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之「乙基酯」含量較高,而該等成分結構極性與保麗龍類似,因此會與保麗龍產生互溶情形,此為正常現象,並不代表這類油脂含有害物質或對人體有害。
二、 魚油一般由魚原料採取,多使用「煎取」或「煮取」等方式,而以「溶劑萃取」魚油者,在魚油精製過程中經脫酸、脫膠、脫色、脫臭等步驟加工後,產品中之有機溶劑早已不復存在,故魚油溶解保麗龍此一現象,並非有機溶劑所致。
不過並沒有看到資料來源,也沒有看到衛生署的檢驗報告,所以看到的人就自己評估吧
如果你對極性或是一些新聞介紹想多一點了解,可以看這篇:雙鍵不是極性的保證
看了一大堆,可能有些人混亂了,簡單的整理給大家了解:
魚油會溶解保麗龍,有以下三種可能:
1.他是EE form的魚油或是裡面EE form的比例較高。
2.他裡面的化學萃取劑沒有清除完全
3.他根本就有非魚油的化學成分在裡面,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那是什麼
參考資料(略)
雙鍵不是極性的保證 Mar 24 Wed 2010 09:17
http://mulicia.pixnet.net/blog/post/25021767
最近魚油的新聞真是甚囂塵上,剛好有網友又提到新聞說因為DHA和EPA上面都有雙鍵的烯,跟保麗龍一樣,所以才會溶解,所以我特別去看了一下那個新聞
其實這樣的舉例是非常不妥的。
本來,當初我寫這篇「可以溶解保麗龍的魚油才是好魚油?」只是想告訴那位疑似不專業的營養師他的化學觀念錯的很離譜,結果竟然在一年之後,魚油溶解保麗龍這件事情,竟然因為新聞的關係,被大家炒熱了。
過去的事情就算了,不過這次的事件也告訴了我們:台灣民眾的化學教育應該要在多加強一點。
好的,停止抱怨,我們來看一下,新聞和政府烏龍在哪邊:
先看一下新聞的畫面資料:
看到了嗎?不是要跟你說他打錯字「聚苯乙烯」,新聞的問題是出在:
1.雙鍵不是極性的保證
2.真正溶解保麗龍的,並非是DHA和EPA,而是乙酯化的結構或是其他低極性的化學物質。
再次跟各位強調,保麗龍的溶解,不是腐蝕,是化學上同類互溶的反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建議妳可以去翻一下高中化學課本,講溶劑的地方時就會提到一次了,之後講有機時會在提到一次。
既然是同類互溶,就會牽涉到極性,而極性的產生,是因為化學結構上的差異,所以在一開始,我才會用結構跟大家解釋。
而保麗龍,算是極性高還是低呢?
保麗龍的結構,算是極性低的,以「相對極性」來說,我們定義水的相對極性是1.000,這是一般自然界中,極性最大的物質,而你手邊可以拿到極性最低的物質,應該就是正庚烷Heptane,也就是汽油啦,但是汽油的相對極性,卻是0.012,所以汽油也可以溶解保麗龍,但是,汽油中的主成分正庚烷,卻沒有任何一個雙鍵。
庚烷結構式:
於是,又會有人跟我說,因為雙鍵的數量,所以才會造成差異,是的,鍵的多寡,會影響到極性,但是雙鍵愈多,也不一定會讓極性愈低。
看表吧:
另外找幾個你也認識的化合物,像是丙酮(0.355),乙酸乙酯(0.228),這些物質,也同樣可以溶解保麗龍,但其實看一下
丙酮Acetone的結構式: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的結構式:
還有最近鬧很兇的苯benzene(0.111):
甲苯Toluene(0.099):
另外幾個不會溶解保麗龍的物質,像是
乙醇ethanol(0.654):
氧化氫Hydrogen oxide(1.000):
氧化氫不知道是什麼?就是水啦!
你可能會說,你看,高極性的東西都沒有雙鍵,當然不會溶解保麗龍呀!
既然這樣,那我再舉一個物質Acetic acid乙酸,一樣有一個雙鍵在氧上面,看結構式:
Acetic acid(0.684):
但是他卻不會溶解保麗龍。
另外,平常炒菜的油也是不飽和脂肪酸呀,你可以試試看是不是都會溶解保麗龍。
如果真的像他所說,因為有雙鍵,所以結構相似會互溶,乙酸應該也可以發生跟丙酮和乙酸乙酯一樣的結果呀,但是卻沒有。
此外,用DHA和EPA舉例也不正確,要是DHA和(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