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吃什麼?推薦序

陳博士按: 前陣子,在忙碌當中,應久周出版社的邀請,讀完一本三十萬言的巨作,寫了一篇推薦序,在此貼上,讓網友先睹為快。這本書2008/6/5即將上市。這一本書的原文書名是 The Omnivore’s Dilemma,寫得非常細,是老美作家那一種娓娓道來的寫法,和日本人的寫法剛好是十萬八千里的天壤之別。中譯本為了忠於原文,保留了濃濃的英文語法,所以,不習慣英語語法的人,可能讀起來腦筋要轉幾個彎,才能明白作者的真正意思。這本書在豐富的實例當中,其實蘊藏了許多值得當代人深度省思的議題,我受到不少啟發,例如在石油狂漲的最近,看到書中描述石油如何構成你我的食物與身體的要素,更讓我們體會到有機與環保的迫切性。

<我該吃什麼?> 推薦序

初見這一本書的英文書名,<雜食動物的難題>,讓頭腦簡單的我,搞不清楚這本書要傳遞的訊息是什麼。細讀這三十萬言的巨作之後,才能體會到作者的用心。作者以無比細膩與貼切的筆觸,一步一步帶我們走過面對四種代表食物的尷尬心理。

玉米,遠超過你我想像,已是構成現今美國人身體的重要元素,不管是兩百年前的酒精共和國,或是當今的脂肪共和國,玉米都是建國大功臣。但是,玉米卻也是造成現今美國農夫窮困,土地貧瘠、水源污染、國庫失血這個惡性循環的罪魁禍首。不,玉米是無辜的,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發明用大規模農業、用石化產物餵養玉米的人類。

牛隻的畜養,竟然透過玉米,得到石化工業的養分,而破壞了自然界千古以來,牛隻與牧草的美好關係。現代化畜牧業的牛隻,已經不再透過青草,獲取來自陽光與土壤的養分,而是來自玉米、牛油、牛骨粉、糖蜜、尿素、液狀維生素、合成雌激素、抗生素。

透過本書的前兩篇,作者拿最具代表性的玉米與牛隻,讓我們深刻了解,百年來的<現代化>農業與畜牧業,真實的面貌為何。透過最後一篇,作者又深具震撼力,以親身體驗的真實歷程,深刻剖析打獵者的道德矛盾以及採集野菇的懼死心情。

人類依據牙齒的構造來看,屬於雜食動物。雜食動物與生俱來的恩賜,就是幾乎可以吃大自然裡的任何食物。如果你是無尾熊,你不必煩惱吃什麼,因為一輩子只要乖乖地吃尤加利樹葉,不必吃其他食物。可是,身為雜食動物的人類,我們有許多兩難的抉擇,尤其在現代化農業與食品加工業氾濫之後,這本書提供我們許多深刻的省思。我們不但要在素食與屠宰的倫理之間掙扎,還要在荒腔走板的現代化農業與畜牧業蹂躪之下,傷腦筋如何吃到真正有益健康的食物。

我常在演講場合提到,人類是地球上唯一一種動物,不清楚你吃下肚的食物從哪裡來的。蜜蜂採花粉,牠知道花朵在哪裡,因為牠要飛到花朵上去。牛羊吃草,牠知道草在哪裡,因為牠要走到草皮上吃草。但是,你知道今天中午你吃的那一碗白飯,來自哪一片稻田嗎? 有沒有鎘污染? 用什麼肥料或農藥? 人類分工太細的結果,使我們對於每天吃下的食物,完全失去監控權,甚至我們把知的基本權利,拱手讓給別人,有太多人完全不追究農夫或廚師是如何準備你的食物,更不想知道這些食物對自身或地球有無傷害性。

人類由於雜食的恩賜,可以吃天下任何食物,但卻也必須要和其他雜食動物一樣,從這些食物中,辨認出孰為安全,孰為危險,這也就是雜食恩賜帶來的代價。當然,我們已經不必要再為採集野菇是否有毒而擔心,但是,我們依舊在選擇。我常說,你手中的百元鈔,不只是鈔票,更是選票。每一天,你在菜市場、超市、餐館、小販,都在投下神聖的一票,選出最受歡迎的食物。整個社會的飲食文化,是以你的票選結果在演變。我希望,讀者看到這本書後,有機會能深思,如何能吃到安全的、健康的、環保的、永續的食物,用選票來導正這一個扭曲的社會。

這是一本深具啟發性的書。一如歐美作家的特色,作者在整本書當中,沒有一句教條式的口號,告訴你標準答案為何。但是,從四種代表性食物的自然史當中,其實答案已呼之欲出,只等待讀者細細品茗、慢慢挖掘。

<吃錯了,當然會生病!>作者 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 2008/5/27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