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馬桶的故事

美國由於人工很貴,所以傳統的美國男性從小就很handy,意思是東西壞了,通常自己都會去買零件或材料自己換。
小到換空氣濾網,大到換屋瓦或開天窗,都難不倒他們。很多人還會蓋房子呢!
我長期在美國,被迫也跟著要變成handyman。去年因為疫情嚴重,我被迫學會自己幫自己理頭髮,算是一大挑戰。
前天,我看YouTube 影片教學,把破損的洗衣機橡皮墊圈換新,也是另一個挑戰,因為要把墊圈拆下來,幾乎要把半台洗衣機拆光了,過程頗為冗長。
今天的重點不是講我,而是要講一個美國人修馬桶的故事。
有一個人家裡馬桶漏水,太太叮嚀嘮叨先生二年了,先生都不去處理。反而是鄰居太太說她們家的馬桶漏水了,這位先生居然二天之內,就去把鄰居家的馬桶修好了!
太太聽到之後就更生氣了,跟先生大吵大鬧。
奇怪了!為什麼家裡的馬桶二年都不修,鄰居太太家需要幫忙,他一股腦兒就把它修好?
首先,我們要知道,每一個人都喜歡被稱讚或肯定。把鄰居的馬桶修好了,鄰居太太非常感謝,還傳遍左鄰右舍,說某某某真是個好丈夫,很熱心助人,很能幹。這個先生聽到就很爽,不是嗎?他修一個馬桶,就變成社區的模範生或風雲人物了!
反觀,家裡的黃臉婆一天到晚嘮叨嫌棄他,連個馬桶都不會修,或是罵他懶惰,一天到晚只會滑手機。
哪一天先生真的把馬桶修好了,這個太太應該也不會真心感謝。她大概會說,拖了兩年,你終於良心發現,把它修好了吧!
講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同樣是修馬桶一個動作,大概花15分鐘,把橡皮墊圈換掉,在鄰居那邊會讚譽有加,而在家裡卻沒有一句好話。
順這自己的本性或情緒的話,這位先生當然選擇修鄰居的馬桶了!
而且如果老婆嘮叨逼迫,我才去修,那不就等於我臣服在老婆的威權之下,豈不是把我一家之主的主導權拱手讓人?殊不知,主導權無比神聖,我當然要用拖延的方式,伸張自己的權力,讓老婆知道誰才是家裡的老大。
反觀,鄰居有求於我,我幫不幫忙,我說了算。想幫就幫,主導權在我,而且幫忙之後,還會被大大感謝。
一邊是逼迫,一邊是感謝,先生就走了一條 阻力最小的途徑,英文稱之為follow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馬桶故事的心理分析。先不論對錯,先生只是順著他的本性做事罷了!
先生這個「本性」,在聖經中,稱為罪性。人類的衝突與矛盾,就是使用天生的罪性互動所產生的結果。
想要解決人類的衝突,第一個步驟,就是要認識這個罪性。說白話一點,就是要認識自我本性中的負面成分。
所有的人際互動,都有它的心理層面,都可以追根究底,探討每個人的動機與需求,也可以評量出每個人的品格缺失,而加以改善。
而在每一個團體當中,小到夫妻關係,大到公司、社區、國家,都有它的組織架構,如果溝通方式錯誤,就會有反效果。
轉載自:【陳俊旭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