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1:陳博士已於2018年離開美國wecare naturally,而成立DCNHC。
詳細說明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440797626028615/posts/2093828870725474/?d=n
說明2:台灣的「維爾康天然小舖」因為商標問題,已於2015年更名為「原自天然股份有限公司」。
———————————————————————–
搬來這三英畝的地已經半年多了,歷經整修、佈置、寒冬、Poison Ivy誤傷、花粉季,現在住得越來越習慣了。目前是盛夏,花粉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身體恢復清爽舒暢,可以自由自在。白天溫熱乾燥,晚上涼快好睡,對寒性體質最舒服了。戶外氣溫,白天下午可衝到攝氏三十幾度,晚上再降到攝氏十幾度,房子由於隔熱棉做得好,可以藉由開窗多寡來把室內溫度維持在攝氏二十幾度。這種地中海型氣候,如果適應了,其實也是滿適合居住的。
但每天望著這片土地,總覺得應該好好利用才對。腦中一直有好好耕耘這片土地的夢想,但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更沒有這麼多時間與體力。
前天傍晚,間接認識一個不會講英文的中南美洲人,是幫大妹打掃房子的House Keeper的先生,好像是波多黎各人,中年人,很喜歡種農作物,也很會種各式農作物,但沒有地方可以種,打算小孩大學畢業,明年要和太太回故鄉。我一聽,腦中馬上蹦出一個奇想,我這邊有的是肥沃土地與優質的泉水,缺的是人力與技術。而他有的是人力與技術,缺的是可耕作的土地,也需要經濟來源。我於是帶他們夫妻倆看看,相談甚歡,他們很會種Yuca(=Cassava,也就是我在怎麼吃也毒不了我書中大力推薦的樹薯)。樹薯是地球上經濟效應最高的農作物,而且是非常優質的澱粉來源,比番薯、馬鈴薯、稻米、小麥還要優良。他們提到還可以輪種玉米、番茄、芹菜、芫荽、、、等等,但玉米經濟效應實在不好,一棵頂多才結四穗,一穗賣$0.25,一棵才產出一塊錢,但樹薯一棵的產值卻可高達三十元(一棵產八條、每條平均賣四元)。
因此,如果可以找到樹薯的苗,我們打算先試種樹薯。就從果園開始種,如果種得不錯,未來再往外種,甚至自己的地不夠,旁邊那一塊一英畝多的地,隨時可以向縣政府租來用,那裡的土更肥沃鬆軟。
談的是很高興,但後來我想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我請他來種,要如何付工錢? 如果他拿了工錢,卻種得不好、或是很懶散,產值不好,那不是虧大了。
想了兩個小時,腦中蹦出一個<契作>的畫面。什麼叫做契作? 就是我提供土地、水源、甚至農具,但我不付任何工錢,但我和他簽約,保證向他購買所有產出的農作物(當然也要有上限),因此,我不必一直投入成本,他也會為了農作物的生長,用心照顧(他也完全認同有機栽培,完全不用化肥與農藥),到了收成時,他就可以有一筆錢。而這些有機農作物,可以用低於市面的價錢,透過美國的維爾康天然小舖這個平台,賣給舊金山灣區的讀者與朋友。
這個契作的基本動機與最終目的,不是賺錢,而是要善用土地資源,幫助弱勢族群。舊金山灣區有很多墨西哥或中南美洲的新移民,體能特佳、天性樂觀、但沒有固定工作,如果可以善盡其才,給他們穩定的收入,那真是好事一件。而且是一個雙贏局面,win-win situation。美國小舖在這裡面的角色只是一個橋樑,說真的,種植農產品實在賺不了錢,想賺錢應該去炒房地產(成交一筆就好幾萬美金),但是,一想到可以把空曠的土地、源源不絕的優質泉水,變成生機盎然的農園、新鮮有機的優質食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心裡就很興奮。
興奮到當天晚上睡不著覺。
不過,話說回來,這只是一個<奇想>。離現實有多少差距,還必須逐步去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