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餐的省思

陳博士按: 下午我用第三人稱寫了以下這一篇文章,把我對排毒餐的看法,做比較清楚的闡述,給有需要的人做參考。

排毒餐的省思

林光常這幾年來,因為提倡排毒餐而紅遍全球的華人社區,但日前卻也因為排毒餐而惹上官司,被板橋地檢署起訴,求刑七年,到底排毒餐是什麼,適不適合大家吃呢?

受到正統自然醫學院訓練的<吃錯了,當然會生病!>的作者陳俊旭自然醫學博士在談到林光常的排毒養生餐時說:“林光常的排毒養生餐設計有偏差,最主要問題是食物比例失衡,導致蛋白質與油脂嚴重不足。”許多人剛吃排毒養生餐時覺得不錯,感覺身體變得清爽了,但是吃幾個月之後,就開始有蛋白質和油脂缺乏的症狀出現。 陳俊旭博士在美國與臺灣處理過很多位吃林光常的排毒養生餐吃出問題的病人,常見症狀包括精神不振、憂鬱症、頭暈、疲倦和血糖不穩(忽高忽低)等。”

案例參考

陳俊旭博士有一個很典型的病人,提供給大家參考。淑華是個四十歲的家庭主婦,每天早上總是昏沉沉的、頭痛、冒冷汗,來找 陳 博士諮詢,一問之下,發現她最近因為有朋友建議,每天早上只吃一條地瓜,不吃其他東西。 陳 博士認為她全部症狀都是血糖不穩的現象。所以,教她除了地瓜之外,再多吃兩顆水煮蛋,才一個禮拜,她就不藥而癒了。

排毒餐的特色是大量澱粉與蔬果,嚴重缺乏魚、肉、蛋、豆等蛋白質食物,以及嚴重缺乏油脂。不容否認,排毒餐因為含有大量的新鮮蔬菜五穀,使得維生素、礦物質、特定植物營養素、纖維質的攝取量大幅提高,對於平時大魚大肉的人來說,可以發揮快速平衡的效果,但是長期如此,卻會造成營養失衡。

排毒餐第一問題

排毒餐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食物比例失衡。排毒餐的食物比例,並不適合每一個人。 陳俊旭博士說: “每個人代謝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的傾向是不同的,它受到基因的遺傳,也受到運動量的影響。”排毒餐的熱量來源,幾乎90%來自澱粉,這樣的高比例,很容易使人血糖不穩。 陳俊旭 博士說,”華人是耐飢餓的民族,我們的祖先經過多次黃河氾濫或旱災,能過活下來的人,大都經過自然淘汰,身體有些基因,使我們靠一點食物就能存活。”這樣的遺傳特性,在當初是一項優勢,但是,到了現代化社會,反而成了劣勢,因為熱量過剩,有此基因就容易造成肥胖與糖尿病,尤其澱粉攝取比例過高,更會加速此一現象。

所以,早期的台灣人<吃飯配菜>,文革時的大陸人吃窩窩頭當<主食>,經歷史資料調查,澱粉都佔總食物熱量的70%。當時的人,雖然吃高澱粉,但是因為有大量體能勞動,所以,都能把澱粉送進肌肉細胞燃燒掉,不會囤積成為肥胖,也不會造成血糖不穩。但是,現代的人,每天坐辦公桌、打電腦,是沒有資格吃這麼高比例的澱粉的,更何況是澱粉比例高達90%的排毒餐,否則,有<耐餓基因>的人,就容易形成肥胖與糖尿病。

很多人以為自己不會得糖尿病,但是,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有血糖不穩的現象,如此下去,糖尿病只是遲早的問題。陳俊旭在巡迴演講中,常問現場聽眾肚子餓與肚子飽的感覺,發現現代人幾乎50%有血糖不穩的現象。健康人肚子餓時,只能有肚子餓的感覺,頂多磯哩咕嚕,(十分鐘以後就不餓了,因為肝糖會從肝臟裡面出來應急)。但是,很多人肚子餓時,會有手腳冰冷、手腳發抖、頭昏眼花、有氣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等症狀。這些就是低血糖的症狀。肚子吃飽了,就是腸胃撐飽了的感覺,但是,很多人卻會昏昏欲睡,這有可能就是短暫高血糖的症狀。正常人的血糖,應該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不應該有上述症狀,否則就是血糖不穩,長此下去,就有可能得糖尿病。

要避免血糖不穩與肥胖,就是要控制食物比例,使每個人身體代謝處於最佳的狀態。每個人該吃多少食物比例,可以經過唾液、尿液、血液、問卷的檢測得知,頗為複雜,但是不管檢測出來是哪一型,澱粉的熱量比例應該佔總飲食的25-55%之間,絕對不能高到排毒餐的90%。尤其是缺乏運動的人。

排毒餐第二問題

排毒餐第二大問題,就是蛋白質嚴重缺乏,容易導致一系列問題。蛋白質(Protein)的希臘原文是Proteos,表示<最重要>的意思。人體中有60%-70%是水分,佔第二多的就是蛋白質了,如果沒有蛋白質,整個人基本上就無法架構起來。

人體內有許多組織,包括肌肉、酵素、抗體、荷爾蒙、紅白血球、血管、皮膚、結締組織與神經傳導物質等,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所以蛋白質若缺乏,人體會消瘦、免疫力下降、貧血、荷爾蒙不足、肌肉失去彈性、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消化不良、頭髮脫落或顏色變淡、水腫、小孩子生長停滯、憂鬱症、怕冷、疲倦、皮膚乾燥、嗜眠、有氣無力、精神不振等等。現代化社會中,憂鬱症的罹患率愈來愈普及,除了壓力過大這個成因之外,飲食中缺乏蛋白質,也是很常見的原因。因為,一個人的精神要很穩定、不憂鬱,大腦中的<血清素>要相當足夠,而血清素必須要從飲食中的蛋白質轉換而來,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就比較可能憂鬱。

蛋白質不能吃太少,但也不能吃太多。到底要吃多少,是可以用公式計算的。簡單來說,一個五十公斤 的成年人,一天的蛋白質攝取量差不多在四十至六十公克之間。公式如下︰體重的公斤數乘以0.8-1.2公克,即為每日所需蛋白質之公克數。這是正常人的平均值,但是依每人的體能狀況與特別生理需求又有所差異,詳情請見<吃錯了,當然會生病!>繁體版第157頁,簡體版第106107頁。

排毒餐第三問題

排毒餐的第三個問題,就是油脂攝取太少。油脂識人體內非常重要的物質,細胞膜有一半的成分是脂肪,神經細胞負責絕緣的軸突,有一半成分也是脂肪。所以,油脂攝取太少,會有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的問題。除此之外,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一公克的脂肪可產生九大卡的熱量,可以讓體力充沛,不容易饑餓。油脂有絕佳的保護作用。例如皮膚不斷分泌油脂,使表皮防水、協助表皮抵抗光線、細菌、與化學物質的侵襲。身體內有很多內臟器官的外圍也都包覆著一層脂肪,保護器官免於撞擊。油脂可以維持體溫,使人比較不怕冷。很多營養素也要靠油脂來運送。例如維他命ADEK都是油溶性的,必須溶在油裡面,才會消化與吸收。

眼花撩亂的各種飲食法

近年來坊間流行各種健康飲食法,例如主張高澱粉,不吃蛋白質與油脂的<排毒餐>,號稱減肥神效的<阿金飲食>(Atkins Diet),主張只吃肉不吃飯。還有提倡吃大量澱粉,但吃少量脂肪、適量蛋白質的<歐你虛飲食>(Dean Ornish) <皮特金飲食>(Pritikin Diet)。中庸一點的,有<帶狀飲食>(Zone Diet),介於阿金飲食歐你虛飲食之間,強調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比例應為40: 30: 30。此外,還有血型飲食、排毒飲食、全素飲食、蛋奶素飲食、低過敏飲食、低脂飲食、斷食飲食、低鹽飲食、痛風飲食、生食飲食、延壽飲食、印度飲食、中式飲食、琉球飲食、日式飲食、墨西哥式飲食、地中海式飲食,以及美國農業局在多年以前公布的金字塔飲食。如此林林總總、琳琅滿目的各式各樣飲食方式,都很風行,也有其背後的主張,也都有人遵循追隨。

到底要怎麼吃,才最健康?

你到底該吃哪一種飲食?最保險的辦法是找專家判定,最危險的方法是道聼塗説。西諺說:‘一個人的良藥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成長背景不同、居住環境不同、身體健康的程度不同,所以適用的飲食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大家不要迷信哪一種飲食可以適用全部的人。所以,您最適合哪一種飲食,最好經由精通中西醫學與各類飲食的醫療專家為您檢測與分析,量身訂做一套全方位的飲食計畫。

林光常的<無毒一身輕>書中雖然搜集了大量的健康資訊,但是由於未受過正規的醫學與營養學的訓練,因此對患者的建議有時太過武斷,民眾必須多參考其他專家意見,才能避免走極端。醫師診斷與開處方的工作看似簡單,其實相當複雜,所以法律規定必 須具備 醫師資格才能下診斷。在關鍵時刻,請專家為你做檢查和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在繁體版《吃錯了,當然會生病!》一書中,第七迷思(p103),第一、二、六迷思 (p80, p83, p99),健康第一、二、三招(p115-p167),食物比例(p102, p157-158, p162-168, p223, p241, p281), 都有豐富且正確的知識,可以矯正排毒餐的偏差,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其中以第七迷思最為重要。

<簡體版為: 誤區七:低蛋白質飲食可以預防疾病嗎?(p62),誤區一、誤區二和誤區六(p42, p44, p58),健康第一、二、三招(p72-p116),食物比例(p60, p106-107, p110-116, p157, p173, p208)。>

作者簡介

陳俊旭,第一位畢業於有“自然醫學的哈佛大學”之稱的美國巴斯帝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第一位考取美國自然醫學醫師執照的臺灣人,通過美國4項國家考試 (自然醫學、針灸、中藥和復健),領有美國華盛頓州醫師、針灸師和治療師3張醫療執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