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就是轉機

在金融風暴之下,各國失業率屢創新高,套句郭台銘說的話,最糟的還沒來。

但是,在我眼裡,危機中充滿了轉機。如果你是做生意的,其實有很多賺錢的方法。如果你是上班族,週遭充滿了升遷的管道。你要把目光從負面處轉到正面處。

在經濟蕭條的大環境之下,大家最關心的是一個月能賺多少錢。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各行各業的薪水。全台灣薪水最低、工作最粗重的,大概就是泰勞了,時薪大概台幣一百元。全台灣收入最高、工作最不粗重的,大概就是大公司老闆、政府首長、名歌手了,時薪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你會發現,在這個社會,越花體力的工作,收入越低,越花腦力的工作,收入越高。我現在所說的,是白手起家的,例如施振榮、郭台銘、周杰倫。如果是因為家裡有錢有勢的空降部隊,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在一個公司裡面,工作職務非常多樣化,但我可以把它簡化成三類: 決策性工作、執行性工作、例行性工作。

公司高層開開會、喝喝茶、簽簽字、甚至打打高爾夫,就坐擁高薪,但是其實他們腦筋裡的想法,攸關整個公司的發展,一念之差可能就是天文數字的差別。所以說,薪水越高,責任越重,政府首長薪水很高(例如台幣三十萬),但如果決策錯誤或督導不力,馬上要下台(請辭或罷免),就是這個道理。

公司中階主管,雖然也有決策,但主要的工作在於貫徹老闆抽象的指令,把它具體化,適時以明確的報表回報給高層參考,以利判斷。

公司的基本員工,則是操作一些例行性的工作,例如生產、包裝、檢驗、送貨、收帳、盤點。或是政府機關裡面的櫃檯服務人員,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固定,薪水不高,即使出了錯,影響層面也較少。

以上就是我對各類工作的簡單分類,可能很草率,但我要說的重要觀念在下面。

有人說,我又沒念多少書,頭腦也不聰明,只能做基層的工作,所以薪水只能領個兩三萬。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你可能真的一輩子就這樣了。

就我所知有一個工友,奮發向上,結果當上校長,你知道嗎? (一路從: 工友>大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正教授>校長)。有一個桿弟(其實是女的),沒唸什麼書,但是看球看多了,自己跟著練習,居然成為全世界高爾夫球冠軍。有一個國小老師,兩個小孩的媽,因為土地被霸佔,找代書討不回來,乾脆自己去唸代書,居然把地討回來,不但如此,她後來還進一步念法律系,當上正牌律師。

有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們公司不准說<我不會>這三個字。我覺得沒錯,不會,學就會了,誰天生下來什麼都會? 但是,看看很多年輕人,心目中的理想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上司要他做什麼,就說不會,或是沒時間,或是推給同事。理由總是很有道理,這個我沒學過、這個要花錢請人做、這個因為什麼所以無法解決、、、等等。

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很多人的大腦,一輩子只用了3%、6%,聰明如愛因斯坦,也不過用了11%。其實,只要有心要學、肯用心學、花時間學,世上很多事情其實都很簡單的。當然啦! 是學會了以後才說簡單,門外漢看起來很難。最容易懂的例子是變魔術,最近不是流行學魔術嗎? 魔術看來真是匪夷所思,好像難如登天,但是學會之後就簡單了。十幾年前,在西雅圖,我想自己修真空管擴大機,問一個業餘的愛好者<自己修難不難>,他向我說的話,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他說 It’s based on logics,他解釋給我聽,其實要修真空管機器一點都不難,憑常理推論去找問題,就可以修好。我照做,真的發現自己把真空管機器修好了。

有人會說,那是因為你頭腦好、學歷高。其實,我的反應力、理解力、記憶力並沒有比一般人好多少。我念了很多書,但是也從來沒唸過電工,從來沒上過電腦課或維修課。反而我認識不少人頭腦比我好,但是卻沒有發揮它的潛力,實在可惜,這並不是謙虛的話. 我相信<勤能補拙> 這句話. 或許別人一下就學會,而當自己沒那麼聰明時,若肯花三倍、五倍時間可能就學會了,而且會越學越多,就會觸類旁通,就不是聰不聰明,而是用不用心。

孔子說,<君子不器>。我覺得這句話講得實在很有道理。一個人不應該像器皿一樣,只有一種用途。很多人會畫地自限,說自己能力不好、身體不好、沒有背景,所以找不到好工作,其實,我認為這是自己封殺自己的前途。馬友友的大提琴拉得那麼好聽,他不是生下來就會拉的。王建民打球打得好,也是要不斷訓練,才能達到今天的目標。哪有人天生什麼都會?

前幾天,和一個生技公司的經理開會,我發現她對各種營養品與原料的知識相當豐富,而且正確(這點很重要,因為很多都是以訛傳訛),我問她在公司多久,她說七年,而公司也是成立七年。我說妳大學念營養或生化科系嗎? 她說不是,她大學念企業管理,畢業就到這家公司做事,起初只是當助理。

我想,這個經理就值得現代年輕人學習,她不但本份表現好,連跨領域的工作都做得比專業還好。她向我介紹一些營養品原料的優劣,我覺得講得比專業還清楚、而且還全部正確。我覺得,公司景氣再怎麼差,她也不會被裁員。

所以,避免裁員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斷自我提升。如果抱著<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心態,可能你老早就在公司高層的黑名單上了,一遇到營運不佳,當然就要被裁。如果公司剛好是景氣蕭條之下的犧牲品,例如現在的面板業,公司因為虧損而不得已把優秀的你裁員了,也不要擔心,因為你很快可以找到新工作或自創一片天空。

所以,一個人真正的資產(Assets)在哪裡? 不在銀行裡,不在房地契上,也不是你的畢業證書,而是你的上進心。如果肯學、肯用心解決困境、持之以恆,工友也會變校長,國小老師變律師,桿弟變成世界冠軍,賣鴨蛋也會開跨國電腦公司,標會借錢創業也會變成鴻海集團。

回到我前面說的三類工作: 例行、執行、決策。在公司裡面,你要從基層工作爬升,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我的資產(Assets)。雖然只是一個小助理,但是你越學越多,比別人會處理問題,甚至更有創意,幫公司解決麻煩帶進營收,這樣的助理誰會把你辭掉? 提昇都來不及了。

越是抽象的能力越值錢,越是粗重的能力越不值錢。

在景氣不佳的今年,很多人可以趁機分析自己,上進心有多大、願不願意付出心血提升自己、還是喜歡例行侷限的工作、會不會期待中樂透?

大腦要用,要勇於創新,才會不斷成長。內人很羨募一個朋友的媽媽,活到八十歲只會用糖泡飯,因為家裡有佣人,一輩子不必下廚。我說這樣很可憐,她失去很多樂趣與成就感,甚至少了一種維繫家人的力量。

聽說郭台銘居家與辦公室裝潢相當儉樸,可見他的樂趣不在於享樂,而在於自我提升。我發現有些人真的很想賺錢,但不喜歡提升自己的無形資產,反而想走捷徑,甚至常買樂透,把賺錢的希望放在中頭獎。我個人是從來不買樂透的,即使買過幾次,也是被迫跟著同事一起團購。我認為,樂透賺的錢,不是你的錢,不能代表你的無形資產。美國統計發現,很多中樂透的人在幾年內宣布破產,因為根本不會運用金錢,自己的能力完全沒有提升,所以不要說錢滾錢了,連留都留不住。

總之,為了賺錢不一定會賺錢,但是提升自我,很可能會讓你賺錢。這在個人的財務奮鬥是如此,在國家的經濟奮鬥也是如此。

和工作一樣,我也把國家分為三類: 創意國家、模仿國家、落後國家。這個分類也是很粗略,但我只是要傳遞一個概念。美國是創意國家,全世界一百年來的重大發明都來自美國,所以它擁有技術的領先權,所以擁有最多的財富。亞洲的日本不夠有創意,但是模仿的最精細、最用心,所以算是模仿國家裡面的佼佼者。亞洲四小龍,包括台灣,過去創造的經濟奇蹟,其實就是在滿足創意國家的需求,靠著勤奮、勞力,賺進外匯。如今台灣的勞力優勢已失去,已被中國取代。所以現在中國是最大的模仿國,但是令人擔心的事,中國模仿得很差,甚至衍生很多問題。而世界上有些動亂或懶散的國家,既無創意也不模仿,所以在經濟方面就敬陪末座,例如辛巴威是目前最糟糕的。

國家要如何進步,要如何把經濟搞好,其實和個人如何從工作中賺錢是一樣的道理。還是一句老話,提升無形的資產。不要沾沾自喜是農業大國,阿根廷曾經是世界農業大國,非常富裕,國民生產毛額是台灣的二十倍,但是不跟隨世界腳步進步,現在已經屬於貧窮落後的國家。菲律賓也曾經比台灣富裕很多,但現在呢?

越是無形的資產越寶貴,越是領先群眾,越能創造財富。台灣要進步,必須重視無形的資產,我早在兩年前的部落格文章提到,台灣要進步,必須注重細膩度,這是可以領先大陸的地方。細膩度就是一種對品質的追求,這是很抽象的,也是很無形的。

很難嗎? 其實不難,問題不在於會不會做,而是想不想做。如果想做,動機夠強,你就會找到方法,<不會>就會變成<會>。